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
- 返回目录
- 上一篇
- 下一篇
- 放大+
- 缩小-
- 常规
陈飞:让更多老人安享幸福晚年
![]() |
陈飞照顾老人的起居生活 |
本报记者 王万亮 通讯员 刘旺
夕阳斜照,余晖溢彩,温暖着归家的行人,映红了老人们神采奕奕的面庞。
“老人脸上的神采,就是我心中的阳光。”对于经开区善泽园养老中心负责人陈飞而言,老人们的生活起居已成为她心中最深的牵挂。
1980年出生的陈飞是经开区沙岭子镇沙地房村人,大学毕业后曾在大城市打拼。“我的根在这里。在村里,天天听着熟悉的口音心里更踏实。”陈飞说,外出打拼的日子里,她始终牵挂着村里的发展和乡亲们的生活。她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——如果大多数年轻人都选择往城里跑,那农村的老人怎么办?
源于此,陈飞产生了回乡守护幸福夕阳红的想法,并在内心深处升腾起一个“让更多老人安享幸福晚年”的“创业梦”。
2022年初,她在驻村工作队和村“两委”的帮助、指导下,开始为自己的梦想付诸实践,决定在沙地房村筹建善泽园养老院。
知之非难,行之不易。筹办初期,她既要跑手续,又要四处筹备资金,还要谋划养老中心的场所布局、服务体系等,千头万绪的事情让她心力憔悴。为更好地盘活村内闲置资产,她在驻村工作队、村委会的协调帮助下,她决定将村内的闲置小学改造为养老服务场所,能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有效增加村集体收入;为确保改造后的房屋布局、服务设施更大程度地满足老人需求,她多方查询资料、实地考察,并一有空就扎到老人堆里唠家常,从老人的言语、表情中捕捉关键信息,探寻他们的精神生活需求。
“每天都很忙,处理完一件事就还有下一件事等着你,事情很多,很繁琐。越是事多,自己的步子越不能乱,要不就做不下去了。”陈飞说,那段日子里,每一次感觉情绪比较烦躁、思绪有点混乱的时候,她都会闭上眼睛想象今后老人们在养老中心的幸福生活:他们三三两两或在小院的长椅上晒太阳、唠家常,或在活动室唱歌、下棋,亦或是静静地坐在床上沐浴着午后的暖阳……
现在,陈飞的憧憬与梦想已经变成了现实。2022年6月,陈飞筹建的善泽园养老中心一期已经投入运营,为满足现代老人日益多元的养老需求,陈飞负责运营的善泽园养老中心打破传统养老模式,因时因地拓展出了日间照料、智能居家、入园全托等多种服务模式,让空巢、独居等老人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意。
此外,善泽园养老服务中心通过缴纳租金的方式,每年能帮助村集体增收11万元;通过务工带动,吸纳10多名附近的村民实现了家门口稳定就业,并有效带动了周边商铺的发展。
“我们是盐,让每个人的生活有滋有味;我们是光,让每个人的旅途充满阳光。”这也许正是陈飞告别城市生活,回乡深耕农村养老事业的源动力吧!
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