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
- 返回目录
- 上一篇
- 下一篇
- 放大+
- 缩小-
- 常规
这些防控知识 要知道
戴口罩牢牢把握“全民戴”“科学戴”“全程戴”
本报讯(记者 武雅楠 通讯员 单晓飞)科学规范佩戴口罩是降低新冠病毒传播风险、防止疫情扩散蔓延、减少公众交叉感染、筑牢疫情防线、保障身体健康的有效措施,也是最简单、最有效、最实用的防控措施。市疾控中心主任王天满建议,佩戴口罩要抓住“全民戴“”科学戴“”全程戴”三个关键点。
“佩戴口罩应当成日常生活的‘标配’,我们要主动掀起‘全民戴口罩’的风潮。”王天满说,在我市全域内生活、工作、学习、出差、旅行的每个人要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。尤其是党员干部、广大志愿者要带头戴口罩。党政机关、企事业单位、村(社区)干部职工及广大党员、共青团员,志愿者等人群,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,争当自觉佩戴口罩的“践行者”“宣传者”“监督者”,示范带动亲朋好友、邻里街坊及身边人员佩戴口罩,对身边未佩戴口罩人员进行及时提醒,引导居民群众强化防护意识、共同提升防护能力。
那么怎样正确戴口罩,哪些场合需要佩戴口罩呢?
王天满建议,科学规范戴口罩十分重要,广大居民群众要时刻谨记,在佩戴口罩前应洗手;佩戴时,内外上下要分清,贴合盖住口鼻颌,调整压紧金属条;还要养成随身携带备用口罩的好习惯,及时更换弄湿、弄脏、受污染的口罩;更换口罩时,尽量不要触碰口罩外侧,摘掉口罩后用肥皂洗手或酒精擦手;不自行改造口罩,正确处理废弃口罩;在交谈时不要取下口罩,并保持安全距离。公共场合要做到“全程戴”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,参加各类公共活动,进入车站、商场、超市、酒店宾馆、餐饮服务、农贸市场、服务大厅、学校、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公共场所,进入公园、广场等户外场所,进入厢式电梯、公共厕所等公用封闭空间,在非机动车道、便道、巷道等其他公共区域活动,接受核酸采样、测温验码等健康检查时,从事医护、运输、快递、外卖、餐饮、冷链等重点行业人员,要做到“凡进必戴”“应戴尽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