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
- 返回目录
- 上一篇
- 下一篇
- 放大+
- 缩小-
- 常规
小西沟村:宜居宜业更宜心
本报记者 郝大钊
初冬时节,走进赤城县样田乡小西沟村的蔬菜大棚,几名村民一边忙着采摘已经成熟的西红柿,一边装箱打包,准备发往北京的某公司食堂。“大棚离家近,工资还不少,一天能赚80元。”对目前的生活,村民杨义表示很满意。
采访中,村党支部书记何海军向记者出示了一个名为“样田乡小西沟西红柿”的二维码,扫码后,记者的手机屏幕上出现了小西沟西红柿栽培环境、品种口感、采摘联系电话等内容,“我们村昼夜温差大,去年盖上了冬暖棚,专门种植越冬西红柿,特别受欢迎,已成全村一项富民产业。”
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,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;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,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对此,何海军很有信心,“小西沟会更好地利用特色优势,不断改善村容村貌,发展农旅融合项目,把我们村打造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”
边走边聊,转眼来到村里临街一处小游园,园子里种着各式观赏树木,“同心桥”“初心门”“振兴亭”“拾光小屋”等特色景观错落别致……何海军介绍,在乡里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,小西沟村制定了“发展现代农业、打造民宿旅游村”的发展规划。拆除危房、清理垃圾、拓宽道路、修建特色景观、打造蔬果采摘园,小西沟村正在不断完成蜕变,村民的精气神也更足了。
“那是我们村的民宿区。”顺着何海军手指的方向看去,几栋别致的二层小楼映入记者眼帘。进入小楼内部,只见各式器具一应俱全,站在二楼的露台上远眺,小西沟村的美景尽收眼底,目前已有多栋民宿陆续建成投入使用,进一步带动了村集体增收、村民致富,走出了村文旅产业发展的第一步。
随着天气渐冷,小西沟村又开始尝试探索冰雪产业发展的新路径,建设滑冰场、盘山骑行道,吸引城区居民前来游玩。
“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,只要踏实肯干、找对路子、迈稳步子,我坚信未来的小西沟村会有更大的改观和发展,大家的生活也会更加幸福和美!”何海军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