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
- 返回目录
- 上一篇
- 下一篇
- 放大+
- 缩小-
- 常规
链式思维助力产业升级
张北:新能源集聚发展成为高质量发展主引擎
本报讯(记者 郭雅琼 通讯员 夏培真)核心装备自主化率100%,年发电量1.32亿度以上,能够在用电高峰为约5万户用户提供电力保障,每年可节约标准煤4.2万吨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.9万吨。国际首套百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在张北并网发电近两个月来,运行良好,成为目前世界单机规模最大、效率最高的新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。
近年来,张北紧紧围绕“双碳”战略目标,将新能源发展优势作为发展动能,紧盯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招商引资,全力推动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。目前,全县已取得国家、省、市批复的新能源总装机规模1622.37万千瓦,占到全国的2%、全省的15%、全市的40%,装机规模已达到809万千瓦,税收收入实现4.6亿元,成为全国可再生能源第一县。
“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”的故事传遍全国,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将大规模、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进行多点汇聚,形成稳定可控的电源,通过一根根银丝将绿电输送至北京,每年向北京输送绿电达140亿千瓦时,相当于北京年用电量的十分之一。眼下,在张北县鉴衡实验基地,国内首台最大单机容量陆风发电机组并网成功,标志着我国陆上风力发电机组技术实现新突破。
为进一步挖掘高质量发展新引擎,持续为县域经济注入新动能,张北县以重点项目为牵引,发力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,按下创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“快进键”。如今,张北县高端装备制造业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,高端装备产业园、科华逆变器、郎电科技等一批高端装备、零部件制造及配套服务基地落地,运达风机、安塔塔筒、艾郎叶片形成了完整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条,一个多元支撑、链条高端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。目前,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分别达到52家、14家。
“张北是全国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的一个核心区域,未来在做大总量基础之上,要延链、补链、强链,在发储输用检测制造上全面发力,来推动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的各个项目落地生根。”张北县委书记李鹏举说道。今年,张北继续加快推进“源网荷储一体化”碳中和示范项目、光伏平价上网示范等项目建设,年内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1150万千瓦,新增税收突破1亿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