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
- 返回目录
- 上一篇
- 下一篇
- 放大+
- 缩小-
- 常规
疫情当前,“扎堆”行为要不得
岳志强
近日,看到网上仍有个别地方因人群“扎堆”导致疫情变化的消息,令人警醒。在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的当下,有必要再次发出严肃提醒:请广大市民继续做好个人防护,千万不能掉以轻心,尤其要避免因人群“扎堆”导致疫情变化,毁掉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。
疫情之下,不扎堆、少聚集,是最为有效的防控措施之一。众所周知,“狡猾多变”的新冠肺炎病毒毒株,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及黏膜接触传播,不聚集不扎堆,在很大程度上能阻断病毒传播源,免于被感染。然而,不少群众容易滋生出麻痹大意的思想,同时因宅家的时间较长,难免有想出去透透气、找人拉拉家常的想法,于是抱着侥幸心理外出“扎堆”。虽然上述情况值得理解,但存在极大的风险,必须理性对待。
今天的“宅”,是为了明天的“嗨”。疫情还未过去,希望大家别图一时之快而落下遗憾,尽量做到不聚会、不扎堆,选择更安全的交往交流方式,这既是保护自己,也是对他人尽一份责任。此外,各级各部门也要压实责任,在加大对勤洗手、戴口罩、常通风、一米线、少聚集、用公筷等良好卫生习惯宣传的同时,认真行使好监督、劝导、疏散的职责,尽可能减少人员“扎堆”现象,最大限度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