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
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
疫情要防住 经济要稳住 发展要安全

分秒必争 不漏一人

——桥东区姚家庄村核酸采样点见闻

张家口日报 04版要闻 2022年10月29日

本报记者 臧波

10月27日凌晨5点,天还乌蒙蒙的,路文秀就向桥东区姚家庄镇卫生院赶去。

29岁的路文秀是该卫生院一名普通护士,从9月30日开始,每天为姚家庄村部分村民采集咽拭子。

同一时刻,住在姚家庄镇西榆林村的刘志永也走出了家门。他是一名个体医生,也是一名志愿者,一年来,他义务加入核酸采集队伍,补充基层卫生院的医护力量。

姚家庄镇姚家庄村有3141位村民,景阳小区是该村的回迁小区,有1700多名村民。小区东南角的临时帐篷,是该村的核酸采样点。从9月30日起,所有防疫人员坚守在这个防疫阵地。

“刘大夫,我先去给居家健康监测和行动不便的村民采集核酸。”说完,路文秀挎着采集箱离开了。“好,注意安全!”刘志永叮嘱着。

叽叽喳喳的喜鹊把人们从梦乡中叫醒,同时唤醒耳朵的还有志愿者的喇叭声:“7点可以做核酸了,做了核酸吃早饭呀……”志愿者赵东生举着大喇叭,编着顺口溜提醒着大家。

核酸检测点,一切准备就绪。7时许,有居民在核酸检测点排起了队,间隔一米等候。这时,一位老人紧挨着前面人探头张望,姚家庄镇副书记、村包联干部任宝玉笑着提醒:“老哥,闹甚呀,靠后点,站在一米线上。”老人憨憨一笑,退回去几步。

临时帐篷的两侧划出4个一尺见方的“窗口”,每侧两个,相隔2米,用来扫码和采集咽拭子。50岁的杨淑芳负责为居民“扫码”。一旁的志愿者芦俊梅则根据信息,比对着手机上保存的居民名单。

这时,重新更换防护服的路文秀和同事回归到岗位。她快速取出一只咽拭子,居民配合地摘下口罩、张大嘴进行采集,路文秀取完咽拭子,折断顶端,放进采样管。“胳膊疼贴膏药,肩膀疼拔罐,手冻肿了擦药,还得尽量减少上厕所,这些都能忍受。最难受的是生理期,肚子疼得直不起腰,脚底下透心凉。”尽管天气寒冷,她的脸上仍有汗水,眼神透着坚毅,“不管多难,我们要保证不漏掉一个村民。”

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。9时10分,他们已为900多位村民采集完核酸咽拭子。刘志永不断活动着左手,他是“左撇子”,因每天采集核酸需要高抬手臂近千次而患上了肘管综合征,一旦受累受冻就手部发麻、酸胀。但只要志愿者群里召集医护志愿者,他就马上报名。“医护不比别的行业,一时招不来人,我想跟乡亲们一起守好门户。”

“取样车来了!”赵东生又充当起取样员的角色,他拎着采样箱,向取样车走去。

“左院长,今天您开车?”赵东生将咽拭子平稳地放入车内,发现司机是姚家庄镇卫生院院长左宝禄。

“医护做核酸,后勤守卡口,我这个‘替补队员’哪里需要哪里上!”左宝禄笑着说道。

11时许,景阳小区居民全部完成了核酸采样。一间小小的帐篷,方寸之间,牢牢构筑起姚家庄村的坚固的疫情防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