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
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
收获在希望的田野上

张家口日报 05版县域·沽源/张北 2022年09月27日

本报记者 王映华

金秋时节,沽水之源,风轻云淡,麦浪飘香,沽源县广袤的沃野上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

在沽源县小河子乡大碱滩村藜麦种植基地,一穗穗藜麦植株健壮,结穗大、籽粒饱满,田间地头收割机阵阵轰鸣,几个来回就将大片田地收割完成,藜麦脱粒后从收割机仓门倾泻而下,场面喜人。此时,闪电河乡石头坑村种植户张庆军站在田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,“今年藜麦长得高、穗头大,长势特别好,虽然今年降水少一点,但是咱们铺了膜,选的都是抗旱品种。我种了75亩,估计亩产能达到400斤,比去年增产一成左右,纯收入能有十多万,是原来种莜麦的4倍。”为啥今年收成这么好,张庆军介绍,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,今年大伙儿在藜麦种植上融入了很多新技术,在育种方面,种植了更适宜本地生长的冀藜3号和5号,经过不断选育提纯,实现了产量的进一步提升;首次使用了覆膜点播一体机、藜麦除草机等设备,实现了播种、除草、收割全程机械化,让农民“一身轻”;种植过程中加入卫星导航,可以精准定位行间距,误差仅在两厘米,通风好有利于苗子生长,方便机械化除草,减少了人工成本。

张庆军告诉记者,他是村里第一个试种藜麦的人,回想起将种了好几年的莜麦改成藜麦的情景,当时心中也是非常忐忑,“旱地种植、靠天吃饭,万一藜麦长不出来、卖不了,怎么办?关键还是县里给的政策好,信心就坚定了。”张庆军说,县里聘请农业专家为藜麦种植户定期开展培训、现场教学,解决了种植户不会种藜麦的问题,并通过藜麦加工企业北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,帮助种植户与企业签订订单合同,解决了农户不敢种藜麦的问题。由原来的试种1亩地到现在的75亩地,在他的示范带动下,石头坑村藜麦种植规模达到了1000多亩。“我们这边是富硒土地,再加上藜麦的蛋白质含量特别高,抗逆性强,今年效益很不错,明年我想种100多亩!”张庆军对未来充满信心。

“藜”经千载,一“麦”相承,有着六千多年种植历史的藜麦,如今成了村民致富的金产业,在沽源这片沃土上焕发出了新的生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