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
- 返回目录
- 上一篇
- 下一篇
- 放大+
- 缩小-
- 常规
“1+5”工作法赋能乡村振兴
本报讯(记者 郝大钊 通讯员 张丽娟)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赤城县坚持短期见效与长效巩固相结合,开发式与保障式相补充,精准制定“1+5”促增收工作法,进一步激活乡村振兴发展动力。
据介绍,“1”指一项不漏应算尽算,消除干部顾虑,摈弃为下一年增长留余地思想,转变工作作风,解决干部工作不实不细应算未算问题,消除农户顾虑,扭转一些脱贫户隐瞒收入心理,通过和农户面对面、心贴心讲政策、解忧虑,让农户甘心认账,做到应算尽算。
“5”指“产业帮”“就业带”“孝善养”“社会扶”“政策兜”这5项增收举措。产业帮,实施万亩架豆、万亩芍药基地等产业项目38个,其中架豆亩均产值3万元,持续带动脱贫人口就近就业;坚持6%的资产收益应收尽收,按时分配,今年可分配资产收益543.78万元,惠及8784名脱贫人口。就业带,为437家企业推送就业岗位1708个,安排15万元用于省外新增就业交通补贴;为中小企业发放吸纳就业补贴等,实现27778名脱贫人口稳定就业,同比增长0.87%;各乡镇因地制宜开发临时性公益岗位3301个;通过乡村治理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,实施以工代赈的农村小型公益事业项目,带动项目实施村2250名脱贫人口就业增收。孝善养,全县脱贫人口28587户59254人,其中大于75周岁的7138户8278人,占比14%,养老问题突出。针对无劳力和高龄群体,通过建设乡村孝心养老理事会,发挥孝善基金作用,鼓励无劳动能力、鳏寡老人的子女、亲戚关心父母,孝老爱亲,促进999户1850名脱贫人口增收。社会扶,动员驻村工作队、帮扶单位等社会力量,在中秋节期间重点对低保、五保等低收入人群进行走访慰问,对76户164名学生儿童进行教育资助;各乡镇详细统计脱贫户自产农产品,组织全县机关单位、干部职工优先购买,助力612户脱贫户增加经营性收入。政策兜,将符合兜底保障条件的对象全部纳入保障或民政救助范围,截至目前,全县低保对象20665户24701人,特困对象3235人;对特殊困难脱贫人口实施临时生活补贴、社会救助基金、防贫保险等应急救助,实现应保尽保、应救尽救、应扶尽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