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
- 返回目录
- 上一篇
- 下一篇
- 放大+
- 缩小-
- 常规
赤城:人居环境优化幸福生活加码
本报讯(记者 郝大钊 通讯员 张丽娟)清除垃圾、铲除积垢,垒砌花墙、栽树种花、改厕、污水治理……如今的赤城县,乡村面貌越来越整洁美丽。这得益于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持续推进。
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,赤城县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,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,扎实有效地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。坚持“六个一批”整治模式,围绕“突出重点、打造精品;分类推进,强补短板;点面结合,全域提升”的总体思路,在2021年“3个全域提升区+9条整治精品带+36个整治示范村”创建成果的基础上,今年突出“点、环、带、片”,抓点促面、连线成片、统筹推进、全域提升。
该县聚焦重点任务,狠抓工作落实,建立“农户参与、政府主导、市场运作”的秸秆柴草收集利用体系,各行政村设立柴垛集中存放点,由村集体统一收购、统一存放,聘用公益岗专人管理,引进秸秆综合利用项目,实现对全县柴草秸秆的饲料化、肥料化、能源化等多元化综合利用。小雕鹗村、椴木沟村、头炮村、碾子湾村等充分发动村内能工巧匠,就地利用石块、老砖、旧瓦,精心设计石墙、花墙、篱墙,利用清拆后的微空间打造精美“口袋”游园,既减少建筑垃圾,又保留原始风貌。闫家坪村、浩门岭村、杨家村、尚家堡村、金家庄村、东栅子村等把村庄整治与小镇开发、民宿旅游结合起来,利用村庄原有风貌和地理优势,引进社会资本统筹衔接资金建设特色民宿村。同时,各乡镇、各行政村围绕村内、院内、户内,积极广泛开展了“十清”工作。截至目前,全县共清理粪堆16240.9吨、矿渣堆2616处、沙土堆26907立方、枯树7004棵、田埂17.49万米、架空线缆8383米、破井房273处、破厕所644个、破圈舍857个、大棚地膜40890公斤,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提升。
为了更好地发动村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,该县广泛动员党员、退役军人、妇女、青少年自觉打扫房前屋后,主动参与村庄卫生清理、“三园”建设维护、建筑垃圾清运,引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形成了水清路畅、岸绿景美的乡村景观,极大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