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报记者 李颖 孙媛 通讯员 张凤天 六月的坝上,满眼翠绿,凉风习习,在张尚公路上一路疾驰,漫山遍野的“大风车”在蓝天白云下悠然转动,跃动着勃勃生机。走进尚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工地、HJT电池智能制造项目建设现场,机器轰鸣、车辆穿梭,呈现一派忙碌的工程建设景象…… 近年来,尚义县抢抓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重大机遇,立足丰富的风光能资源,深耕新能源产业,不断加大风电、光伏发电开发力度,实施新型能源倍增工程,先后引进实施华源150万千瓦光伏、中合100万千瓦光伏等重点项目建设,到2023年可完成固投150亿元, 装机并网再增300万千瓦,持续抢占绿色发展主阵地。 同时,该县以现有新能源产业为基础,延链补链,做足装备制造业“大文章”,实现以资源带动产业发展,大金风机装备、昆兰储能、HJT智能电池及组件等新型能源装备制造项目签约上马,让尚义踏上了全链条发展之路,预计未来2—3年,将完成固定资产投入30亿元,年产值突破100亿元。 乘“风”而起 尚义县位于内蒙古高原南缘,平均海拔1450米,常年风不断,一度,风成了阻碍他们发展的障碍,从上世纪90年代初该县就被列入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。 如何做好“风”文章,谋划“风”项目,带来经济效益?该县县委、县政府展开了跨越式发展大讨论,统一了对风能资源和风电产业前景的认识。“风”再起时,风资源已成为尚义的宝贵财富,风电产业已成为尚义的发展引擎。 “2004年,国华尚义(满井)风电场项目一期工程开工建设,之后 ‘国字号’企业纷纷前来投资,风电发展二十年,尚义已列入国家、省有关规划和计划风电总容量达331.25万千瓦,累计建成并网容量276.25万千瓦,同时光伏发电等项目引进,使得我们的新能源产业呈现逐年递增、滚动发展态势,目前新能源已取代农业成为县第一支柱产业,去年实现利税1.5个亿,占全县税收百分之五十。”尚义县常务副县长徐明说。 风电企业选择了尚义,如何让企业留得住、发展好,这是留给尚义的考题。 “结合新能源产业项目建设涉及层面广、引发困难多的特点,对水电、光电项目建设所涉及的项目审批、场地占地、场地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环节工作,明确相关职能部门为责任主体,将每个环节工作任务目标以签订责任状的形式对口分解落实,确立质量标准,限定完成时限,确保每个项目建设顺利推进,以优质的服务打造‘尚义品牌’,利用资源和服务形成虹吸效应,让更多新能源企业选择尚义,留在尚义。”尚义县县长高尚君说。 在尚义县经济开发区内的大金风电装备有限公司生产厂房内,数控切割、卷圆、焊接、喷砂、喷漆……一道道程序都在有序进行。车间外是一排排已经生产好的成品,等待装车。 (下转第二版)张家口大金陆上风电母港产业园。 李小永 张凤天 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