■ 本报记者 邵俊琴 ■ 通讯员 张帆 温婧 金秋风景如画, 文明新韵满眼。 公益广告随处可见,街头景观小品、雕塑成为一道道风景线,斑马线前文明礼让的暖心画面随处可见,邻里和谐友爱、 居民笑容灿烂……十月,漫步在桑干河畔涿鹿古城,一幅文明祥和的生动图景迎面而来,涿鹿人民正见证并感受着因文明城市创建而带来的可喜变化。 涿鹿县坚持以 “人民为中心”努力构建文明城市创建新格局,城市基础设施得到全方位改善,城乡环境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,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,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升,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、归属感与荣誉感。筑机制强保障文明创建有力度 “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是加快推进涿鹿县创新发展、 绿色发展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,是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、 提升功能品位、优化发展环境、增进民生福祉的有效抓手, 是最大的民生工程,全县上下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发展理念,全面创建、全域创建、全民创建,以最大的决心、最强的力度、最硬的措施、最实的行动,统筹推进创建各项工作。”这是涿鹿县委、县政府在争创省级文明城市中的不变主张,也是推进创建工作不断深入的根本遵循。 一直以来,涿鹿县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,始终坚持把创建工作定位为绝对的“一把手”工程,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政委、县长任总指挥长的创城工作指挥部和八个专项工作部。 (下转第二版)